
數字城市花開滿園-國家測繪局推進數字中國數字城市建設紀實
數字城市花開滿園-國家測繪局推進數字中國數字城市建設紀實
- 分類:行業動態
- 發布時間:2022-02-19 16:40
數字城市花開滿園-國家測繪局推進數字中國數字城市建設紀實
- 分類:行業動態
- 發布時間:2022-02-19 16:40
數字中國是中國信息化的制高點,構建數字中國,是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進程,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戰略選擇。數字城市是數字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優先建設內容,建設數字城市可為建設數字中國奠定基礎、積累經驗。近年來,國家測繪局高擎構建數字中國的大旗,以數字城市地理空間建設為抓手,全面推進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建設。自2006年啟動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試點工作以來,國家測繪局已在全國遴選出的近120個城市中開展了數字城市試點和推廣工作,形成了我國數字城市建設欣欣向榮、遍地開花的大好局面。特別是數字城市建設的社會化應用成果豐碩,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生根開花,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構建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搶占中國信息化建設制高點
數字中國從醞釀提出到熱潮涌動,已走過10余年的歷程。早在1998年下半年,國家測繪局就開始組織有關專家學者對數字中國建設進行研究。2003年,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對測繪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中,第一次明確提出推進“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建設”,為測繪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
為貫徹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給數字中國建設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國家測繪局和國務院信息化辦公室于2006年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建設與應用服務的指導意見》,要求加快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建設,促進地理信息資源開發、整合、共享和應用,更好地為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服務。
國家測繪局在以往工作成果的基礎上,加大人力、財力和物力投入,加快構建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的步伐。建設和更新了國家測繪基準體系,建成了由約4.8萬個控制點組成的國家平面控制網,由約22萬千米水準路線組成的國家高程控制網,由2500余個控制點組成的國家高精度衛星定位控制網,由259個重力點組成的國家重力基本網。經國務院批準,自2008年3月起采用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獲取了覆蓋全部陸地國土的衛星影像和超過80%陸地國土的航空影像。測制和更新了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其中1:100萬、1:50萬、1:25萬、1:10萬地形圖已覆蓋全部陸地國土,1:5萬和1:1萬地形圖分別覆蓋陸地國土約84%和47%,1:5000、1:2000或更大比例尺地形圖基本覆蓋了全國城鎮地區。建成了一批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其中全國1:400萬、1:100萬、1:25萬、1:5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和國家大地測量數據庫已經建成,并開展了數據庫更新工作。這些國家重要的基礎地理信息,為政府管理決策、加強宏觀調控、重大工程論證規劃等提供了豐富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
與此同時,作為數字中國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的數字省區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全國大部分省(區、市)明確了數字省區建設的總體目標和任務。數字省區建設由政府主導,相當一部分省(區、市)政府領導同志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各地測繪部門在數字省區實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各地政府不斷加大投入力度,一批1:1萬和大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已經建成并進行了適時更新,為省(區、市)發展規劃制訂、重大工程實施、生態環境保護、防災減災等提供了有力支撐。
數字城市建設需求迫切,在國家測繪局的統一部署下迅速展開,成為數字中國建設重要的組成部分和優先任務。
數字城市建設試點 逐漸鋪開漸入佳境
2005年,國家測繪局黨組提出了開展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的構想。2006年,在財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國家測繪局啟動了數字區域地理空間框架建設示范基礎測繪項目。當年開展了第一批試點,四川德陽等7個城市成為第一批試點城市,2007年開展了第二批試點,鄭州、佳木斯等23個城市成為第二批試點城市。各試點城市熱情高漲,積極投入資金,大力加強城市地理信息資源建設。
國家測繪局黨組高度重視數字城市建設,多次專門開會研究部署。局長徐德明明確要求,測繪部門要高度重視數字城市建設工作,務必當作“牛鼻子”工程來抓,要用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方式建設數字城市,邊建設邊完善,邊應用邊提高,加快構建數字中國的步伐。在國家測繪局統一組織領導、大力推動下,相關省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與城市人民政府密切配合,數字城市建設由點到面,逐漸鋪開,穩步推進,亮點頻出,成果頗豐。建成了一批城市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初步扭轉了城市管理與信息化建設中地理信息資源匱乏的局面;建成了一批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實現了地理信息與城市其他經濟社會、自然資源和人文信息的互聯互通與整合集成應用,促進了信息共享和開發利用;建成了一批城市交通管理、市政服務、地下管網、公安消防、人口管理、舊城改造、土地管理、應急聯動等方面的基于地理空間位置的管理信息系統,促進了城市科學決策管理,方便了人民群眾生活。數字城市建設成果廣泛應用,并在推動地理信息產業發展、提供公眾服務等方面進行了有益嘗試,在促進科學決策、精細管理、高效服務、節能低碳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提高了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和社會管理水平,方便了人民群眾的工作生活。
為了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數字城市建設開展了聯合技術攻關,在城市基礎地理信息三維數據采集與建模、公共平臺數據整合與服務等關鍵技術上,實現了突破和創新,幾個重要軟件系統相繼開發完成,為試點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和公共平臺的穩定運行,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為了確保建設成果的標準化和權威性,國家測繪局陸續發布了《數字城市地理空間信息公共平臺技術規范》《地理空間框架基本規定》《地理信息公共平臺基本規定》《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基本規定》《關于加強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建設與應用服務的指導意見》《數字省區地理空間框架建設技術大綱》《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試點技術大綱》《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技術設計指南》等一系列技術標準和技術大綱,基本形成了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的標準體系。
5年過去了,在國家測繪局、各省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和相關城市政府的領導下,我國數字城市建設蓬勃健康發展,形勢十分喜人,數字城市已從星星之火到遍地開花。國家測繪局已分批在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遴選出的近120個城市,開展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超過了我國地級市數量的三分之一。其中,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四川省德陽市,陜西省西安市,山東省聊城市、煙臺市、威海市,甘肅省白銀市,河南省平頂山市,湖南省郴州市,廣東省惠州市、佛山市,福建省莆田市,青海省西寧市,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等近30個城市已基本完成了數字城市建設。山西省太原市、湖北省潛江市、浙江省嘉興市、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山東省臨沂市5個城市已經通過了國家測繪局組織的驗收,成為全國數字城市建設示范市。5個省政府、市政府都組織召開了現場推廣會,明確要求在全省、全市范圍內全面推廣。
數字城市建設取得的顯著成效,可概括為7個第一次。一是第一次將測繪項目上升為“市長工程”,顯著提升了測繪工作的地位。各地市政府紛紛向省級測繪主管部門申請成為建設試點城市,市長出面簽署國家、省、市三家共建共享協議,要求在全市廣泛推廣地理信息公共平臺應用。二是第一次通過項目帶動了市(縣)測繪機構建設,臨沂市成立了測繪與地理信息局,鄭州、潛江、太原、嘉興、煙臺、溫州、鄂州、聊城等30多個城市分別成立了測繪管理局或市地理信息中心。三是第一次打破了數據尺度上的分割,促進了地理信息共享,在航空攝影方面,國家、省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聯動,實現了一次數據獲取、三方共享的機制,避免了重復建設,節約了政府財政資金,形成的最終測繪成果三方共享,打破了人為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尺度上的分割,促進了數據資源的廣泛共享和充分利用。四是第一次在數字城市領域大幅度擴大了測繪部門的影響,測繪部門的主導地位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五是第一次實現由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自己動手在線使用地理信息輔助決策,公共平臺通過政務網直接聯通到書記、市長辦公室,通過門戶可以便捷使用,為黨委、政府精準掌握市情提供了科學的工具,可以更好地在空間上精打細算,集成了多種專題信息,支撐了政府在重大項目審批、選址、方案優選等方面的科學決策。六是第一次在數字城市領域全方位、多層次培養人才隊伍。通過參加數字城市實踐和舉辦培訓班、開設專題研究生班等形式,為數字城市、數字中國建設培養了一批技術骨干。七是第一次直接拉動內需、吸引投資約12億元,且以測繪部門為主承擔。
乘勢而上 全面啟動和實施國家推廣計劃
自2006年開始數字城市建設試點以來,在經過兩年的探索和多方共同努力,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漸入佳境,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作用和效益日益顯著,大范圍、大規模在全國全面推廣試點經驗和成果,加快框架建設進程,促進地理信息公共平臺在更大范圍和更深層次上應用的條件已經成熟。國家測繪局黨組果斷決定,乘勢而上,全面加快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將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工作整體上從試點全面轉入推廣,推廣工作重點向省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轉移。
2008年4月,國家測繪局在浙江省嘉興市召開了全國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工作會議,總結交流試點工作經驗,展示試點工作成果,明確推廣工作的思路和目標,部署下一階段工作,明確提出了今后的任務是:全面啟動和實施國家推廣計劃,加快框架建設進程,促進地理信息公共平臺在更大范圍和更深層次上應用。
針對推廣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國家測繪局起草了《關于加快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推廣的意見(討論稿)》。全面推進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與應用,促進城市地理信息資源的統籌開發與共享利用,進一步提升測繪為經濟建設主戰場服務的能力,成為測繪部門推動事業科學發展的又一項重要戰略舉措。
當前,國家測繪局正緊緊抓住數字城市建設這個“牛鼻子”工程,在全國范圍全面推開數字城市建設。國家測繪局將繼續對試點城市和推廣城市在政策標準、航空攝影、公共平臺建設、國家基礎測繪成果使用等方面予以支持,全面免費配發平臺軟件;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對已建城市在影像數據獲取方面給予長期支持,優先考慮配套無人機航攝系統裝備。同時,加大宣傳力度,深入開展數字城市建設系統性專題宣傳活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和發展環境,不斷提升測繪工作的社會影響力。
下一步,國家測繪局將全力推進以數字中國為總目標的數字城市建設,每年遴選30至50個城市,納入推廣項目計劃,力爭用5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建成全國所有城市的數字城市。到“十二五”末完成全國地級市和有條件縣級市的數字城市建設;已經完成數字城市建設的城市,要強化應用推廣,建立起公眾服務系統,服務百姓生活,同時要廣泛建立業務應用系統,促進部門間信息共享和政府科學管理決策。與此同時,國家測繪局將加快推進國家、省區、市(縣)的基礎地理信息資源互聯互通和共建共享,力爭到“十二五”末建成較為完備的數字中國,大幅提高測繪保障服務能力,為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秉承“厚德立品、創新精神、和諧聚力、發展圖強”的宗旨, “精于學、誠于心、篤于行、立于信”的文化理念;“產品-隨您所需,服務-因您而變”的服務理念:為廣大用戶提供優質的測繪地理信息裝備和完美的測繪地理信息服務,我們期待與您合作,創造出價值與財富,互惠互利,共謀發展。
版權所有 云南數智繪云測繪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 中企動力 昆明 滇ICP備18002162號-2